为深入学习领会与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切实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有效发挥高校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对学生的教育引导作用,唱响主旋律,学校倡议在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注册报到日,各系开展“回望足迹,点亮心愿——从2014国家发展关键词看新常态新气象”首日教育活动。
在回顾我国2014年的改革发展足迹中,了解我国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战略部署中的切实努力,理解“新常态”,为青年学生自觉把个人发展与社会国家的发展结合起来提供视角,鼓励青年学生在实现中国梦的进程中实现个人梦想,也为新学期的开局,鼓劲道,明目标。
各系可结合实际,积极寻求有效的教育载体,自主安排教育形式,做到精心策划,分层实施,以增强主题教育活动的针对性、实效性、延续性,上好开学第一课。
附1:“十个关键词勾勒二〇一四”人民日报2014.12.30
附 2:“担当与前行,新常态新探索”文汇报2014.12.30
附3:“为我们伟大的人民点赞”——国家主体习近平发表二〇一五年新年贺词中国教育报2015.1.1
上海科学技术职业学院 学生处2015.2.16
附1:“十个关键词勾勒二〇一四”人民日报2014.12.30
![](file:///C:/Users/KONGGU~1/AppData/Local/Temp/ksohtml/wps9B27.tmp.png)
动画展示:2014年人民日报重点评论十大关键词勾勒中国
回望2014,历史将记住什么?有深化改革奔涌的大潮,有正风反腐强劲的脉动,有互联互通高远的视野,有依法治国铿锵的足音……一年来,人民日报评论与您一起见证了这个伟大的年份。
在党心民意的共鸣中,2014年,这些报纸上的“楷体字”,刻录下历史新的一圈年轮。我们与人民网观点频道携手合作,归纳出10个年度关键词,并配以本报评论员的点评,以呈经济政治发展之趋向,窥文化社会变迁之端倪。
时序更替之际,让我们透过这些沉甸甸的词汇,共同记取2014,展望2015。
——编 者
1.【深化改革】
2014年,全面深化改革元年,改革成为本届中央领导集体最醒目的执政标签。短短一年,加快简政放权、推动公车改革、启动户籍改革……形形色色的藩篱被大胆拆除,盘根错节的矛盾被逐步化解,让人们真切感受到了什么叫“全面”,什么是“深化”。回顾一年收获,不仅在于沉甸甸的改革成果,更在于重新燃起的改革信心。展望来年,改革路径清晰、指向明确,那就是知难不难、攻坚克难,“让每一个人都从中看到未来”。
2.【抓作风】
如果用一个字形容2014年的风气之变,非“新”莫属。从遏制舌尖上的腐败,到堵住会所里的歪风;从剔除月饼中的“礼尚往来”,到清扫挂历里的铺张浪费,改作风细大不捐、久久为功。正是一件一件地抓、一锤一锤地敲,才在短短两年多的时间内,让政治生态为之一新、党心民意为之一振。“端正党的作风,具有决定意义”,一个更加坚强有力的领导核心,将会给人民带来更多福祉、为国家缔造更好未来。
3.【法治】
2014年,十八届四中全会的胜利召开,在新中国的法治建设上有着里程碑式的意义。从刘汉刘维涉黑案公开审理,到呼格吉勒图沉冤昭雪,在一件件个案中,公众更多感受到公平正义的阳光普照。其实,法治不仅是国家治理的手段,更是社会运行的钢轨。当法治思维、法治方式成为一个国家的坚守,当法治观念、法治价值成为一个民族的信仰,“法治”二字在确立自身威信的同时,也将佑护更多人自由畅快地呼吸。
4.【反腐】
今年的反腐败工作赢得最多掌声。周永康、徐才厚等“大老虎”被查,马超群等“巨腐苍蝇”被拍,向人们宣示:反腐利剑所指,没有禁区;党纪国法面前,没有例外。海外追贪织密天网,巡视制度全面覆盖,清理裸官走向深入,权力清单悉数晾晒……制度堤坝的加固,激发改革、法治与反腐的同频共振,在“不敢腐”的基础上,推动“不能腐、不想腐”成为新常态。2015,反腐败的鼓点,必将持续强劲。
5.【新常态】
审慎对待高强度大规模投资,稳步告别模仿型排浪式消费,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阐述新常态九大内涵。区间调控、定向降准,改革成为强心剂;一带一路、高铁外交,创新蕴含新机遇;开闸降息、股指飘红,红利全民来共享。回首2014,更安全可持续的增长速度,更提质增效的结构优化,更倾注民生的分配格局,手握新常态这把理解今日中国的钥匙,需要我们共同矫正思维的惯性,创新思路,奔向明天。
6.【反占中】
发生在香港的“反占中”行动,无比清晰地反映了爱国主义的力量和一国两制的深入人心。民主法治是香港社会的核心价值和城市标签,爱国爱港是香港各界的普遍共识和基本遵循。而持续两个多月的“占中”,以“民主”之名行破坏民主法治之实,损害了香港发展根基和国际形象,必然引发民众的自觉抵制。事件让人警醒:只有在爱国爱港旗帜下,在宪法和基本法框架下,才能促进香港经济发展、民生改善、民主进步与社会和谐。
7.【核心价值观】
“物质贫乏不是社会主义,精神空虚也不是社会主义。”改革攻坚期,价值底线如何坚守?社会转型期,价值标准如何确立?2014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回应了社会对价值的热切呼唤,点亮了人们心中的信仰之灯。三个层面,十二个词,深深浸润于日常生活、内化于国人心灵。人民有信仰,国家才有力量。校准发展的航向,勾绘共同的理想,扣好人生的扣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将释放出持久而深沉的力量。
8.【互联互通】
“APEC蓝”“APEC时间”“APEC记忆”……当亚太经合组织会议再度牵手中国,雁栖湖畔的主场秀惊艳了世界,更让各成员经济体燃起互联互通的亚太梦想。从规划落实“互联互通”战略构想,到启动亚太自贸区进程路线图,北京APEC既登高望远又沉稳务实,标注追求人类共同价值的心灵之路。更重要的是,中国以北京APEC告诉世界,敞开心扉、拥抱开放,拒绝零和思维、追求平等包容,才能点亮人类文明的星空。
9.【历史记忆】
“谁忘记历史,谁就会在灵魂上生病。”今年,我们以国家名义确立三个新的法定纪念日,重温中国人共同的历史记忆。回忆抗战峥嵘岁月,汲取“地不分南北,人不分老幼”的民族力量;在祭奠英雄的日子,告慰为国家人民甘洒热血的先烈;南京汽笛长鸣,为死难同胞落泪,抚慰伤痛、宣示和平。了解从哪里来,才知道要到哪里去。浴火重生的历史记忆,支撑中华民族昨天走向胜利,更将在今天和明天引导我们奔向复兴。
10.【打击暴恐】
从昆明到乌鲁木齐再到喀什,暴恐分子犯下累累罪行。但邪恶凶残挡不住正义良知,吓不倒团结一致的人民群众。在11名维吾尔族青年联名信中,我们听到亿万人民同仇敌忾的心声;在3万群众围捕暴徒的行动中,我们看到像石榴籽那样紧抱在一起的民族力量。“做好民族工作,最关键的是搞好民族团结,最管用的是争取人心。”暴恐犯罪没有种下懦弱、恐惧与无助,反而唤醒坚定、力量和勇气。人心思稳、法治护航、发展筑基,这正是我们最坚强的底气。
《 人民日报 》( 2014年12月30日 05 版)
附2:“担当与前行,新常态新探索”文汇报2014.12.30
【新常态】
注释: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我国经济持续30多年高速增长后,需求、生产能力和产业组织方式、生产要素相对优势、市场竞争特点、资源环境约束、经济风险积累与化解、资源配置模式和宏观调控方式等已发生趋势性变化。随着发展进入新常态,增长速度正从高速转向中高速,发展方式正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结构调整正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存量与增量并存的深度调整,发展动力正从传统增长点转向新增长点。
盘点:201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首次提及“新常态”。他说:“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增强信心,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适应新常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7月,习近平在与党外人士的座谈会上重申了新常态观点。11月9日,习近平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作主旨演讲时,首次系统阐述了“新常态”。他指出:“新常态将给中国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则从九个方面阐述了新常态的特征:1、模仿型排浪式消费阶段基本结束,个性化、多样化消费渐成主流;2、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和一些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商业模式的投资机会大量涌现;3、我国低成本比较优势发生了转化,高水平引进来、大规模走出去正在同步发生;4、新兴产业、服务业、小微企业作用更凸显,生产小型化、智能化、专业化将成产业组织新特征;5、人口老龄化日趋发展,农业富余人口减少,要素规模驱动力减弱,经济增长将更多依靠人力资本质量和技术进步;6、市场竞争逐步转向质量型、差异化为主的竞争;7、环境承载能力已达到或接近上限,必须推动形成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新方式;8、经济风险总体可控,但化解以高杠杆和泡沫化为主要特征的各类风险将持续一段时间;9、既要全面化解产能过剩,也要通过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探索未来产业发展方向。
能不能适应新常态,关键在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实效,关键在于全面改革的力度、创新驱动的力度、破解难题的力度。
附3:“为我们伟大的人民点赞”——国家主体习近平发表二〇一五年新年贺词中国教育报2015.1.1
新年前夕,国家主席习近平通过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发表了二0一五年新年贺词。全文如下:
时间过得真快,2014年就要过去了,2015年正在向我们走来。在这辞旧迎新的时刻,我向全国各族人民,向香港特别行政区同胞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同胞,向台湾同胞和海外侨胞,向世界各国和各地区的朋友们,致以新年的祝福!
2014年是令人难忘的。这一年,我们锐意推进改革,啃下了不少硬骨头,出台了一系列重大改革举措,许多改革举措同老百姓的利益密切相关。我们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积极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生活有了新的改善。12月12日,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正式通水,沿线40多万人移民搬迁,为这个工程作出了无私奉献,我们要向他们表示敬意,希望他们在新的家园生活幸福。这一年,我们着力正风肃纪,重点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情况有了很大改观。我们加大反腐败斗争力度,以零容忍的态度严惩腐败分子,显示了反腐惩恶的坚定决心。这一年,我们加强同世界各国的合作交往,主办了北京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我国领导人多次出访,外国领导人也大量来访,这些活动让世界更好认识了中国。
为了做好这些工作,我们的各级干部也是蛮拼的。当然,没有人民支持,这些工作是难以做好的,我要为我们伟大的人民点赞。
这一年,我们通过立法确定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烈士纪念日、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举行了隆重活动。对一切为国家、为民族、为和平付出宝贵生命的人们,不管时代怎样变化,我们都要永远铭记他们的牺牲和奉献。
这一年,我们也经历了一些令人悲伤的时刻。马航MH370航班失踪,150多名同胞下落不明,我们没有忘记他们,我们一定要持续努力、想方设法找到他们。这一年,我国发生了一些重大自然灾害和安全事故,不少同胞不幸离开了我们,云南鲁甸地震就造成了600多人遇难,我们怀念他们,祝愿他们的亲人们都安好。
新年的钟声即将敲响。我们要继续努力,把人民的期待变成我们的行动,把人民的希望变成生活的现实。我们要继续全面深化改革,开弓没有回头箭,改革关头勇者胜。我们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用法治保障人民权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国家发展。我们要让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如鸟之两翼、车之双轮,推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如期实现。
我国人民生活总体越来越好,但我们时刻都要想着那些生活中还有难处的群众。我们要满腔热情做好民生工作,特别是要做好扶贫开发和基本生活保障工作,让农村贫困人口、城市困难群众等所有需要帮助的人们都能生活得到保障、心灵充满温暖。
我们要继续全面推进从严治党,毫不动摇转变作风,高举反腐的利剑,扎牢制度的笼子,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里,腐败分子发现一个就要查处一个,有腐必惩,有贪必肃。
我们正在从事的事业是伟大的,坚忍不拔才能胜利,半途而废必将一事无成。我们的蓝图是宏伟的,我们的奋斗必将是艰巨的。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要团结一心,集思广益用好机遇,众志成城应对挑战,立行立改破解难题,奋发有为进行创新,让国家发展和人民生活一年比一年好。
中国人民关注自己国家的前途,也关注世界的前途。非洲发生了埃博拉疫情,我们给予帮助;马尔代夫首都遭遇断水,我们给予支援,许许多多这样的行动展示了中国人民同各国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情怀。当前世界仍很不安宁。我们呼唤和平,我真诚希望,世界各国人民共同努力,让所有的人民免于饥寒的煎熬,让所有的家庭免于战火的威胁,让所有的孩子都能在和平的阳光下茁壮成长。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