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学生工作要点
发布时间: 2013-01-07 浏览次数: 465
 

    为贯彻落实《中共上海市教育卫生工作委员会2012年宣传教育工作要点》和《上海市学校德育“十二五”规划》精神及工作要求,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为重点,以文化建设为抓手,以进一步提高宣传德育工作的科学化水平为着力点,结合学院实际,本学期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题为“立足正确价值取向,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一、以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为重点,推进校园文化建设

开展“校园每月主题词”学习倡导活动。结合学期进程、各重要时间节点序列,围绕“文明、笃学、责任、诚信、感恩、关怀、创新、自励”主题词,依托班团活动,开展学习讨论和行为实践,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落实到日常,落实到身边。

组织开展“月末讲座”活动。充分联系、慎重选择专家学者,开设关于当代道德、网络、艺术和阅读等人文课题的讲座,营造校园的文化氛围,引导师生深入思考,提高文化修养。

    探索网络舆情工作。依托现有的网络环境,加强把握学生思想动态,提高对网上舆情、尤其是突发性公共事件的发现和预警能力。

开展“民族文化传承创新主题教育活动。把弘扬民族文化与推进学校德育工作紧密结合,整合校外资源,积极搭建参与平台,组织开展“民族文化采风”、“民族文化书情”、“民族文化诵扬”等系列活动。

积极开展实践育人工作。继续打造志愿服务品牌,推进嘉定区成佳学校、敬老院、普通小学、李园一村居委等大学生志愿服务基地建设,拓展实践活动内涵,服务于社会需要,服务于学生成长。

二、以提升工作质量为重点,推进学生工作队伍建设

把好学生工作教师的进口关。广泛联系,慎重选择,实习培养,坚持“高进”的原则,配合学院开展辅导员的录用、聘任工作。深入开展辅导员入职适应期的带教工作。在辅导员中开展“辅导员价值取向”的学习活动,加强对辅导员价值取向的学习理解,开展与市优秀辅导员座谈活动,开展形式多样的辅导员心得交流活动,加强团队互动,分享经验,互相激励。继续开展上海市德育实践课题的申报和探索研究工作。

三、以开拓育人手段为重点,探索网络育人实践

依托市辅导员培训中心,学习网络育人的理念和实践。参观易班建设单位,了解易班的功能、易班育人的现实状况。以辅导员整体加入易班(学生处、各系),探索实践。以思想政治和道德修养、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学术科技和创新创业、文化艺术和身心发展、社团活动和社会工作、技能培训等六项素质拓展项目充实OA学生养成教育系统,探索发挥OA系统对于促进学生智能结构发展和健全人格培养的积极作用。启动OA网上月度调研功能,开展调研和宣传工作。

四、以营造勤奋上进学风为重点,加强学风建设

以《教育部关于切实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学风建设的实施意见》精神为指导,加强学习纪律的教育和管理。结合社团活动、学习型宿舍建设,开展“校园达人”比赛。结合优秀毕业生的评选,充分挖掘学生成长历程的闪光点,加强宣传。

五、以和谐校园建设为重点,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依托“院--班”三级心理健康教育网络,把握学生心理(异常)动态。结合五月“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月”开展班级团队培训活动。依托校园心理咨询中心,服务好学生的个别咨询,有效组织面向辅导员的心理学知识的普及教育工作。

六、以学生骨干队伍培养为重点,做好学生党建工作

不断细化推优工作,做到公正公开,充分发挥党建育人的积极作用。不断深化入党积极分子、发展对象、学生党员的教育实践,不断充实学生党建工作的内涵。继续加强学生骨干在校园日常学习、社会实践中的教育与培养,形成机制。

各系结合日常学生工作的进程,着重加强对毕业生综合实践的教育管理、一年级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与巩固、二年级专业学习的深入和拓展,抓节点,抓落实,重思想认识引导、重行为实践要求,将正确价值取向的教育引导贯穿于日常管理、贯穿于专项活动、贯穿于师生共同的行为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