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届一次发展与决策咨询委员会会议纪要
 
发布时间: 2009-09-24 浏览次数: 1449

上海科学技术职业学院

三届一次发展与决策咨询委员会会议纪要

经董事会研究决定,我院第三届发展与决策咨询委员会由教育部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委员会主任杨应崧教授担任主任,由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高教处副处长许涛和嘉定区教育局局长毛长红担任副主任,委员为华东师范大学职成教研究所所长石伟平教授,嘉定区委组织部副部长、区编委主任朱明荣,上海市公安局治安总队副总队长孙廷华,上海市汽车维修行业协会副会长、秘书长刘筱衡,上海工商联民办教育协会秘书长忻福良,嘉定区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局长陈技,上汽集团总公司副总裁陈因达,上海计算机软件技术开发中心主任、上海市软件行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宗宇伟。

2009712,第三届发展与决策咨询委员会在江阴来富岛大酒店4号会议室召开第一次会议,杨应崧教授、石伟平教授、宗宇伟主任、朱明荣副部长、忻福良教授及学院朱建新董事长、庄顺根书记、马德垺常务副院长出席了会议。会议由本届发展与决策咨询委员会主任杨应崧教授主持。会上来自教育界、企业界、政府的专家齐聚一堂,共商学院发展大计,提出了很多建设性的意见。

杨应崧教授首先明确了本届发展与决策咨询委员会的三个问题:第一,咨询委员会的定位是为学校董事会和党政领导班子的决策提供咨询意见;第二,咨询委员会要坚持实事求是和求真务实的原则,不能关在书斋里闭门造车,要介入学校具体问题的研究;第三,咨询委员将起到传递信息的作用,并利用上海高职理论研究的优势,做到信息共享,合作开展一些试验,探索解决高职院校的一些实际问题。对于如何做到“特色立校、人才强校和开放办学”,教授建议学校要抓好“三个二”工程,即下大力气抓好校企合作和高职院校数据采集两个平台,抓好师资和管理两支队伍建设,抓好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两个载体。他还指出如何处理好实践能力培养体系和基础知识培养体系两者之间的关系是高职的前沿问题,目前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并希望能与学院尝试开展相关的试验和改革。对于教学研讨会上各位老师对学校发展提出的建言,教授认为都非常有价值,关键是联系学院实际深入研讨、实践探索。他指出,学校在总的理念和大目标明确的前提下,目前最紧迫的任务是确定切实可行的目标。要从基层做起,落实到每一个人。要明确配套的措施和必要的财务保障,并强化对各部门的目标考核。同时他认为,学院仍需加大创新的力度,在标志性成果和总体创新,特别是专业改革和建设上需有更大突破。

就如何实现学院新一轮战略目标,石伟平教授结合学院的特殊情况,提出学院在未来发展中应处理好以下四种关系:首先是职前教育和职后教育的关系,上海的职业教育即将面临生源紧缺这一问题,在此背景下,学院职前教育的定位只能是做精品高职。但职后教育这一市场将蕴含巨大的发展潜力,学院可以充分用电大和成教的优势不断开拓这一市场,将职后教育做大做强。其次是处理好行业与政府的关系,一方面要利用学校与嘉定区政府的“天然”联系,做好为嘉定社区资源开发服务;另一方面要加大对嘉定区支柱产业的支撑力度。第三是处理好专业建设过程中课程之间的调整关系,实现从“课程超市”向“课程专卖店”的转变。教授认为,对于学院而言光有精品课程还不够,还要有精品专业,今后学院的建设目标是,在精品专业下有若干精品课程、若干教学名师,有整齐的教师队伍,这样教学成果才会不断涌现,专业和办学的层次也将不断提高。教授指出,目前精品专业建设的软肋仍是师资问题,学校应实行“优师强校”的战略,通过改革和校企合作促进教师队伍成长。最后要处理好改革发展与成本控制的关系,教授认为,教学改革不会出现很多教师所担心的工作量增加的情况,这是因为改革会提高课程的有效性。但教师课时量的减少可能会影响到教师的切身利益,这是改革中需要关注的问题。因此改革的目标是,使教师在酬劳不减少的情况下,提高课程的有效性,在不增加成本的前提下,推进学校的教学改革,使骨干教师从目前的“教书匠”转变为“专家型”教师。

宗宇伟主任结合自己的企业工作经历,提出学生职业意识的培养是职业能力培养中最核心的素质,而学生对就业前景的不明朗是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的一个重要原因。学校可以利用校友等多方面资源让学生更好地了解职业前景,并通过到企业实践等方式让学生更好地明确职业目标,同时教师在这个过程中也应发挥示范作用。宗主任还建议学校加大开放办学力度,充分利用上海高新技术产业和园区的社会溢出资源,加快专业建设步伐。

忻福良教授提出,高职院校面临的一个共同课题是提高实训环节的教学质量,他同时指出,改革的重心不在于提高实训课程的数量,而在于提高实训环节的质量。他认为实训能力不是单纯的工作或动手能力,而是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实训环节不应是放羊式的管理,应该有详细的计划、安排、管理和考核。忻福良教授还建议学校在开放办学中加强对外合作与交流,学习国外先进职业教育的理论和实践,尝试教师和学生的跨国交流和培养。对于学生工作中的以人为本,他建议要认真研究其理念和内涵,并在办学实践中体现出来。他认为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要改变传统的学生被动的地位,要尊重学生成长的权力,要针对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来对其进行教育,指导学生进行专业的适当调整,使其潜能充分发挥出来。

朱明荣副部长结合嘉定区的经济和人力资源发展情况,建议学校在加强特色办校的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好校企合作的平台和载体,如“安全防范技术专业”可以融入行业资源,通过校企合作的平台,抓住世博会这一机遇,形成规模和品牌积累。同时他认为学校应坚持开放办学,充分利用嘉定区在全国乃至亚洲完整的汽车产业链优势,使学院发展与嘉定区经济发展充分融合,特别是抓住嘉定新城的发展契机加强相关专业建设。

庄顺根书记对各位专家的到来和中肯的建议表示了由衷地感谢,并表示学校领导班子将对本次会议中各位专家所提出的建议进行认真梳理、仔细研究,并形成相关的实施方案。

最后,朱建新董事长根据专家们提出的建议,归纳出下一阶段学院三方面重点工作:一是根据学院生源变化情况、金融危机下新的形势以及嘉定区的产业布局,加快专业和课程改革步伐,并与杨应崧教授、石伟平教授合作开展一些教育试验和改革;二是深化校企合作平台;三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特别是骨干教师队伍和专业主任队伍建设。

 

 

最新导读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