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用创新创意赋能美好生活,第二届上海市职业院校学生创新创意大赛决赛举行

发布时间:2024-11-21浏览次数:150

果园全自动割草机、鸡蛋托做的沙发、二十四节气立体书……1116日,第二届上海市职业院校学生创新创意大赛决赛在徐汇西岸江畔举行,来自全市61所职业院校的105个项目展开比拼。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在现场看到,大赛分为了科技创新组与文化创意组,项目类型涵盖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充分体现了职业技能改变生活,让生活更加美好的理念。

 


“我们这款割草机是果园全自动割草机,是针对山地丘陵地区的,它的最大爬坡高度能达到50°,可以适应各种复杂地形。”在上海科学技术职业学院的展台前,一台履带式割草机吸引了很多人的目光。该校2023级学生凌志豪介绍说,这款全自动割草机搭载了云轴和飞控系统,可以自动识别、自主规划路线,而且拥有超长续航能力,“当前国家政策引领智慧农业建设,加快农业生产‘机器换人’步伐,所以我们这个‘超会割’项目就应运而生。”

现场,“超会割”项目团队成员江楠操控割草机动了起来。他表示,目前这款割草机已经在嘉定沥江生态园进行试点使用,在苹果园、桃园“上岗”工作。“从反馈情况来看,这款割草机在果园里做到了‘零损耗’,既不会损伤果树,也能精准地做到留茬高度。”江楠透露,团队已经为这款割草机申请了17项专利,目前国家知识产权局授权的有4项,“这个机器目前只是第一阶段,我们最终想搭建的是一套完整的果园管理系统,这是我们在不断努力的方向。”

 

在上海科学技术职业学院的展台前,由鸡蛋托和各种回收材料制作的沙发、茶几、台灯等物品很是惹眼。该校艺术设计学院大二学生樊丞奕介绍说,这是一个低碳再造构成的项目,已经申请了两项外观专利,“很多咖啡店想跟我们谈合作。”在樊丞奕看来,鸡蛋托、废旧的水瓶等材料,平时就是些没有人在意的垃圾,但如果有一双发现生活中艺术的眼睛,就可以给它们“第二次生命”,“通过各种创新创意,延长它们的(使用)寿命,让它们有一个更好的去处。”

上海市群星职业技术学校2022级学生谢宇芊现场展示了他们的二十四节气立体书,“这个有师生合作版本和学生版本,师生合作版本的‘机关’更多。”她透露,后续这套立体书将会出版。

决赛现场,来自不同职业院校的参赛学生们各显神通,将他们从“想法”落实为“行动”的创新项目和创意作品予以生动展现,涵盖了智能制造、信息技术、文化创意等多个领域。在比赛过程中,参赛学生们通过项目介绍、现场演示和互动问答等方式,与评委和观众进行深入的交流和互动。评委们根据项目的创新性、实用性、市场前景等方面进行综合评分。

 

记者从市教委了解到,本届大赛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创,旨在挖掘和展示上海职业院校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进一步推动职业教育与创新教育的深度融合,为职教学子搭建创新转化“新桥梁”,让他们找到创意转化“试验田”。大赛于今年9月启动以来,共吸引3000多名职业院校学生踊跃参与。经校级初赛、市级复赛,共有来自全市61所职业院校的105个项目进入市级决赛。

值得一提的是,本届大赛首次面向社会公众开放,展示了在新质生产力驱动下,本市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大赛吸引了众多来自教育、科技、文化等领域的嘉宾和观众前来观摩和交流。他们纷纷表示,这样的比赛不仅为学生们提供了一个展示专业技能和创新创意的平台,也为社会各界了解职业教育和创新教育提供了重要窗口。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